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个体的尊严能得到终生的保障。尤其是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意外失能后或者老年后的生活状态的担忧逐渐增加,迫使人们思考更多的应对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对意定监护的主体这一制度的确定,让我们知道意定监护相对于法定监护的优先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定监护成了成年人,尤其是老年后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行为能力后需要监护的更优选择。
内容提要:如何确保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在丧失或部分丧失行为能力时,其个人意愿能够得到尊重,财产与生活得到妥善照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议题。本文探讨了意定监护制度对被监护人,尤其是老年人生活的积极影响,并强调律师作为意定监护人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老龄化、意定监护、律师、个性化设计、法律专业知识、权益保障、高效执行力、维护尊严、专业沟通、风险管理、监护人、财产安全、预防纠纷
一
案例导入
为便于大家理解,先举两个例子,清楚什么是意定监护,什么是法定监护。
案例1-意定监护案例:
张先生,65岁,是一位退休教师,无子女,单身。他担心随着年龄增长,可能无法独立处理自己的生活和财务事务,尤其在突然的疾病或者意外发生时谁来替他签订就医时需要的手续等。因此,张先生提前与他的侄子小李签订了意定监护协议,指定小李作为他的监护人,一旦张先生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小李将负责管理他的日常照料和财务事宜。
案例2-法定监护案例:
王女士因意外事故导致严重脑损伤,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她的丈夫与岳母(王女士的母亲)就王女士的监护权产生了争议。丈夫认为自己应当成为妻子的监护人,而岳母则坚持她更适合担任这一角色。最终,法院介入裁定监护权归属。
分析
案例1,即意定监护是指成年人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通过书面协议,自主选择并确定自己未来的监护人。张先生与小李签订的意定监护协议符合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成年人有权在健康时预先决定自己的监护人。这种安排的优点在于,张先生能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信任的人作为监护人,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家庭纠纷,确保了他晚年生活的质量和安全。
案例2,法定监护是指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依据法律规定确定监护人的一种方式。在王女士的案例中,由于她没有事先设立意定监护,监护权的归属需要由法院根据法定监护人的顺序和相关情况来决定。法定监护程序通常较为复杂,涉及到法院的调查、听证和判决,不仅耗时长,而且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加剧。
二
意定监护的优势
具有自主选择、预防纠纷、高效便捷、个性化安排等优势。
通过对比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意定监护会根据有需求的监护人的具体需求和情况定制,更贴合被监护人的实际生活和健康状况。
因此,建议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考虑在健康时设立意定监护协议,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健康安全做好规划。
三
律师作为意定监护人的独特优势
(一)专业法律知识,精准操作
律师作为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监护职责,确保所有决策和行动均符合法律规定,有效避免法律风险。对于复杂的财产管理、医疗决策等问题,律师更能提供专业指导,确保老年人权益最大化。
(二)中立客观立场,公平公正
相较于家庭成员,律师作为第三方监护人,可以更加中立、客观地履行监护职责,减少情感因素干扰,确保决策过程公平公正。这对于维护老年人利益,平衡各方关系尤为重要。
(三)有效沟通协调,解决争议
律师在处理法律事务中积累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使得他们在处理监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家庭内部矛盾、医疗纠纷等方面更为得心应手。他们能运用法律手段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保护老年人免受不必要的困扰。
【结束语】
律师作为意定监护人的角色,以其专业性、中立性和高效沟通能力,为被监护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与稳定,以确保让每位被监护人尤其是老年人都能在晚年享受到尊严、安全和幸福的生活。
律师介绍
法律咨询,只需一步搞定!公衡法翼传承团队专线现已开通!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直接拨打下方咨询电话即可。我们将为您安排1对1的法律咨询服务,案情分析、解决方案以及法律流程服务将由团队专职律师与您详细沟通。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
专线:18618355053(团队小助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公衡律师事务所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
公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