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衡——为每一位客户和律师提供定制服务』
『Gongheng – provide customized services for every client and lawyer』
2023年8月19日,我所高级合伙人、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事务部主任张海旻律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律师信箱”专栏刊发专业文章——《作品著作权在国外如何保护》。
文章指出,《伯尔尼公约》规定加入公约的任何缔约方之公民的作者,或者在任何缔约方首次发表其作品的作者,其作品在其他成员国应受到保护,此种保护应与各国给予本国国民的作品的保护相同。在国内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国外被侵权,按照相关国际公约规定,可以通过提起诉讼、发函警告或寻求管理机构保护等方式维权。
他强调,采用非诉方式维权时,应特别关注诉讼时效。因各国对知识产权案件提起诉讼所规定之时效长短不尽相同,要注意防止对方以谈判、调解等方式故意拖延时间。一旦超过规定的诉讼时效,可能就无法再对对方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要求赔偿。
《人民日报海外版》“律师信箱”专栏主要刊载海外华人、外籍在华人员及留学生等法律问题,并针对法律问题背后的深层逻辑给予解答,为海外华人及留学生和外籍在华人员的投资等提供专业权威的解答。
全文转载如下:
作品著作权在国外如何保护(律师信箱)
张律师:
您好!我们是一家国内的网络文学公司。前段时间,我们发现美国某网站未经许可登载了我公司在国内拥有著作权的网络小说作品。
我想咨询:国内作品著作权在国外如何得到保护,我公司应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海读者 顾女士
顾女士:
您好!据您所述,如果贵公司在国内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在国外被侵权,按照相关国际公约规定,贵公司可以通过提起诉讼、发函警告或寻求管理机构保护等方式维权。
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公约规定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中国是该公约成员国。目前,《伯尔尼公约》缔约方总数达到179个。
《伯尔尼公约》规定,加入公约的任何缔约方之公民的作者,或者在任何缔约方首次发表其作品的作者,其作品在其他成员国应受到保护,此种保护应与各国给予本国国民的作品的保护相同。
由于侵权方所在国美国也是《伯尔尼公约》缔约国,故贵公司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应受到美国保护,您可依法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外主张己方享有著作权时,需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在我国进行著作权登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版权局(也称国家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登记;还有一种是可信时间戳确权,这种方式获得的著作权归属证明属于我国法定时间机构——国家授时中心,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在国外维权的方式
一是提起诉讼。当发生重大侵权行为,导致权利人蒙受巨大损失或承担严重后果时,提起诉讼是在国外制止著作权侵权、要求赔偿的有效方式。不过,在国外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提起诉讼需要聘请律师,费用较高。有时因为证明损失程度有困难,导致有些案子胜诉后判决的赔偿额并不高,且法官并不一定判决由败诉方承担双方全部诉讼费与律师费。因此,贵公司在决定是否提起诉讼前,需要慎重考虑胜诉的可能性,并谨慎衡量胜诉后所获赔偿与诉讼费用及所花精力、时间。
二是发函警告。诉讼耗费时间长,且判决结果不好预测。在侵权行为刚刚被发现且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侵权行为所损害经济利益不多的情况下,贵公司可采用发函警告的方式,向对方或对方进行刊载的网站、平台提出侵权警告,声明你方拥有该作品著作权,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或删除相关刊载,并与你方洽谈使用许可事宜,同时声明你方保留提起诉讼及要求赔偿的权利。
三是寻求管理机构保护。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贵公司还可以向美国著作权管理机构或仲裁机构提出申诉,以仲裁或调解的方式获得该机构对自己作品的保护。
律师提醒
采用非诉方式维权时,贵公司应特别关注诉讼时效。因各国对知识产权案件提起诉讼所规定之时效长短不尽相同,有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有的是三年,且有的国家还没有诉讼时效中断后可以重新计算的规定。
因此,贵公司要注意防止对方以谈判、调解等方式故意拖延时间。一旦超过美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贵公司可能就无法再对对方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要求赔偿。
以上是对您提出问题的回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市公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海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08月19日第5版)
张 海 旻
北京市公衡律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事务部主任
张海旻律师,公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不良资产处置法律事务部主任。
代表性业绩:
私募基金类: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仲裁委员会,深圳仲裁委员会,代表投资人对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进行商事仲裁五十余起,为投资人挽回经济损失约六亿元。
仲裁撤裁审查案件:在北京市四中院代理商事仲裁撤裁审查案件20余起,全部胜诉,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事案件类:代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十余起,获得检察院不起诉决定。
非诉案件类:多为企业处置不良资产处置,主要进行商务谈判,尽职调查,处置方案设计,股权置换及退出方案设计等,先后为不同企业追回应收款七亿元人民币,盘活企业不良资产四十多亿元,为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国有股退出进行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公衡律师事务所立场,亦不应当被视为出具任何形式的法律意见或建议。
公衡动态